太阳能光伏技术已到临界状态
2015-5-18
一个多世纪以来,人类持续不断地挖掘已经在地下埋葬了上亿万年的煤油,推动了社会的繁荣与进步,却带来各种“乌烟瘴气”的副作用。随着大气层环境的恶化,再生能源如风能、水能、植物能以及潮水能等开始粉墨登场,纵观各种可再生能源技术,太阳能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种,对彻底解决全人类的能源需求提供最大的帮助。
2009年,人类能源的总消耗为16太瓦,预测到2050年,总能源需求量将达28太瓦;而我们每年从太阳吸收到的能源,足足有2.3万太瓦,如果能充分加以利用,就可以无污染、无偿养活800多个地球。由此可见,解决好太阳能技术的重要性,而太阳能光伏技术的突破,确实已到了临界状态。
我们可以先简短回顾一下光伏技术的发展历史。早在1839年,一位法国人,Alexander-Edmond Becquerel,就发现半导体材料在阳光下能产生电流;但直至1905年,艾恩斯坦方才解释“光”是经“光子”传递,这“光子”能敲松半导体里的“负电子”,这“负电子”与腾空出来的“空穴”,互相连贯交替,故产生电流。直到1954年,美国贝尔实验室用参杂磷和硼的硅片,制造了头一块晶体硅光伏电池,当时的效率只有3.2%的转换力,今日市场上的晶体硅转换率,已在20%以上,确实进步了不少。
然而,这年过“六旬”的老技术,有两个致命的弱点:其一,它的主要生产原材料,是99.9999%纯度的硅片,其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七成,注定了其昂贵生产成本,使它始终无法与廉价的煤油发电竞争,其生存常依赖政府补贴;其二,它的生产造成大量四氯化硅的污染;多年来,这挂着环保再生能源光环的产业链,却是中国农田的污染源头。但由于它技术门槛较低,二十多年来,上千家晶体硅工厂在中国建立,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晶体硅产国;近几年,由于生产过剩,导致恶性竞争。据中国官方数据,国家在晶体硅太阳能方面的补贴和不良借贷损失,达两万亿人民币。
可喜的是,太阳能技术的更新,早已翻过去了两页;先是类似铜铟镓硒或碲化镉一类的薄膜光伏技术,其转换率已超过目前晶体硅市场产品的的水平,美国的FirstSolar和日本的SolarFrontier已成功使用薄膜技术,低成本批量生产此类光伏电池。一般薄膜技术,使用廉价的纳钙玻璃作为基板,来代替硅片,其光伏吸收薄膜层厚度要比晶体硅薄40倍,薄膜技术的生产成本潜力,远低于晶体硅,是真正能抗衡煤油发电的再生能源。到目前为止,中国虽然也参与各类薄膜技术的研究,但尚未形成大批量生产规模。为弥补中国在薄膜太阳能技术上的短板,中国的汉能和中国建材,相应收购了数家国外的铜铟镓硒厂家,包括汉能去年收购美国亚利桑那州的GlobalSolar、美国加州的Miasole,以及德国Q-Cell旗下的Solibro;中国建材也收购了德国Saxony的Avancis。但短期内,这些收购的公司,要转移到中国来生产,尚不现实。
日本的桐荫横浜大学,Miyasaka团队,于2009年开始将有机/无机甲胺碘铅材料(简称钙钛矿),应用到薄膜光伏行业,这是太阳能技术最新的一页。仅仅四年功夫,钙钛矿光伏电池的转换率,从2009年的3.8%一跃而成今天20%以上。钙钛矿除了其先天的技术优势,比如特宽的吸收光谱、极高的带隙及开路电压、极高的载体浓度及迁移率和极少的结构缺陷外,其生产工艺可使用极低生产成本的旋涂法来制造,无需经真空镀膜。